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小说 >华娱,辉煌璀璨 > 第69章 不需要专业编剧

第69章 不需要专业编剧(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但徐远翔则居高临下的表示道。

“我是在给在座的编剧们指出一条生路。”

这场针锋相对的论坛由此出圈。

论坛结束后,国内编剧联合起来对其口诛笔伐!

电影《心花路放》和《老炮儿》的编剧董润年回击道。

“把贴吧吧主和无数同仁小说作者圈养在一起厮杀,这不叫创作,叫养蛊,这是对所有人尊严的践踏。创作从根本上关乎的是人心,不是金钱。”

香江电影人文劵批评道。

“如果有钱就能做好电影,李嘉诚早就出手了,几时轮到这些土豪?!”

着名影评人周黎明也发表微博。

“按此逻辑,不仅编剧不需要,导演也是多余的,有一个切换镜头的导播足矣。最后,什么IP也不用,让走红明星对着镜头搞怪,一定能博得眼球。这大概是马芸或他的手下给中国电影指明的方向吧。”

大量编剧集体转发博文。

“阿里影业,走好不送~”

李元青作为国内唯一奥斯卡编剧,他也没有表示沉默。

他在微博发布长文。

<无论怎么分析电影和市场,请你们要把观众和从业者都当人看!>

“这些年,我一直告诫青奕公司高管,尽量不要与阿里影业合作,赚钱排在其次,理念差别太大才是根本。

阿里公司从上到下,所有人是思想里都透着一股傲慢,一种不把人当人的奇怪思维。

在他们眼里,“人”没有思想,只是数据的奴隶。

因此,只要把数据分析好了,他们就能通过数据操控“人”。

就像这个徐副总,上来就先把掏钱的潜在客户定义为“屌丝”。

屌丝配有思想吗?

作为屌丝,我拍什么你看什么不就好了?

这是他们没把观众看成一个个具有独立思维的人的体现。

同样,后面关于编剧的论断也是一样的底层逻辑——即编剧只是电影行业的一颗螺丝,那个好用就换哪个,不好用丢掉就可以。

至于大伙的劳动成果?

耗材哪来劳动成果?

所以,我在这里告诫阿里马芸及你的所有手下,哪怕你们不把客户当成上帝也没关系,但请你们把他们当成人,一个有尊严、能思考、活生生的人!

给你们劳动的员工不是螺丝钉,他们也是人。

他们有基本人权,不是数据NPC。”

这套说辞第二天就登上了文化报纸。

第一条核心论点就是“请把观众和从业者当人,他们有基本人权!”

第二条则是为编剧叫屈,他们不能被“写手”和“机器人”所取代。

之前还是编剧界的风波,如今彻底闹大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