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小说 >华娱,辉煌璀璨 > 第69章 不需要专业编剧

第69章 不需要专业编剧(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来到金马的电影人中内地占多数。

但从得奖数量来看反而是内地电影的“小年”。

金马组委会用“李元青拿金马影帝”的噱头掩盖了湾湾电影大获全胜的事实。

互联网上全是关于李元青拿影帝的讨论与狂欢!

甚至还有人开盘相赌,赌李元青何时与妻子一样达成华语三金演员奖!

陈曦和忻钰坤等人连夜回了北平,开庆功宴也得在大本营开,同时他们都很可惜《大圣归来》没能拿奖。

这部电影扛起了国漫复兴的大旗,十二亿票房证明其商业地位,奈何奖项这一块没能得到圆满。

所以许多“自来水”都很不开心。

甚至有团队成员迎合“自来水”发表了不满。

“可以健康面对公平竞争下的结果!但对于自娱自乐的金马奖!我只能说一个字!不服!!!感谢一路走来所有支持和关心我们的好朋友们!我们将脚踏实地!稳步前行!感恩!你们永远在我心中!!!”

很可惜,但结果已定。

青奕公司也没有发表任何意见,金马奖的文艺属性越来越强,湾湾面对大陆电影的票房连破纪录、影院裂变式开张、资本大狂欢、IP涌动等热闹场景,也只能用紧抓奖项的方式坚守自身。

李元青让陈曦把金马影帝的奖杯摆在公司就好,不是很重要的荣誉就可以对外展示,值得珍藏的奖杯才放回家里,对外标一行头衔就行。

在美利坚的李元青,感觉到此次电影公关有些棘手。

《八二年生的柳一菲》太不符合奥斯卡学院评委的口味了。

金球奖最佳外语片和最佳女主角入围倒是容易些。

劝服这群奥斯卡评委还是得打“种族牌”,虽然不齿,但这是唯一的办法。

李元青很想专心公关。

奈何国内行业内动向都希望他能发声。

11月底。

津门举办了一场“原创与IP相煎何太急”论坛。

论坛上,阿里影业副总裁徐远翔首先抛出了“屌丝购票心理学”概念。

“华国电影接近500亿的市场,平均观众年龄21.3岁,大概85%到86%的群体来自于19到29岁,也就是说台上在座各位都是被电影票房抛弃的。

可以说你们加起来,加上外延那么多人也就是10%多一点的票房。这个现实决定了什么呢?

我认为有三件事,首先要有一个IP,第二是强大的明星阵容,韩国、意大利这些地方,导演身价比明星低多了。这个故事虽然很烂,但是有很多明星阵容,我至少看张脸也可以。第三条,你这个电影有没有概念,有没有逆袭的可能性。

如果这三个条件一条都不具备,你肯定是颗粒不收。

这就是屌丝购票心理学。”

在这个基础上,徐远翔图穷匕见。

“我们不会再请专业编剧,包括跟很多国际大导演谈都是这样,我们会请IP的贴吧吧主和无数的同人小说作者,最优秀的挑十个组成一个小组,然后再挑几个人写故事。我不要你写剧本,就是写故事,也跟杀人游戏一样不断淘汰,最后那个写得最好的,我们给重金奖励,然后给他保留编剧甚至是故事原创的片头署名。

然后我们再找一些专业编剧一起创作,这个是符合超级IP研发过程的……”

他的言论在编剧界引起轩然大波!

当时论坛还没结束,就有编剧站出来反驳道“我们不是纯粹的手法的技术工人”。

“我们不仅仅是编剧技术手法的提供者,我们还应该是一个思想文化艺术价值本身、艺术内容本身的创造者。”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