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8 最寒冷的冬天(1 / 1)
雷电凭借充沛的动力,毫无悬念地抢占了高度优势,上校压下机头后,导弹再次轻易截获到目标。目标凸显在了纷纷下坠的热焰弹上方,根本无从躲藏。他将唯一的2枚pl8导弹全部射出,转而目视搜索刚才的那架塞斯纳飞机,如果可能,他可以用一串炮弹将那架飞机送到山谷里。可惜今天携带了太多的燃料而减少了导弹,否则猎杀会变得更加简单些。
上校一眼看到了紧贴光秃秃山谷逃跑的小飞机,如果它不是白色的,还真不容易发现。
“让我瞧瞧你是什么大人物。”老头子一个筋斗掉头向下,奋勇追过去,这显然是一个手到擒来的战果,敌人的地面雷达好像在看戏,始终没有完成跟踪,这让他有了对付第二个目标的窗口——尽管有些短。
目标在hud上慢慢移动,犹如砧板上的鱼肉,他抓紧时间转过头看了一眼后面,接连两次的爆炸,都在贴近敌人运输机的区域,敌机拖着浓烟向东飞去,看来至少是重伤。得意地回过头时,他吃惊地看到,那架塞斯纳竟然迎着自己爬升起来。这个过人的举动,倒是让他大大地吃了一惊。也许敌人看到了自己没有导弹了?或许对手也在2秒钟内就意识到了,向自己飞过来可以减低机炮射击的命中率?
罗尔正在利用近乎自杀的加快相对速度的战术,进行规避,当然不是用他自己的速度,而是对手的。
如果只是平飞,当然毫无机会逃脱,敌人可以有近乎无限长的射击窗口,舒舒服服地射击。而这架喷涂成刺眼亮白色的,时速不超过250公里的飞机显然毫无机会,他转而冲向敌人,反而可以使得在一个高度不足的筋斗后,来不及调整对手猝不及防,身为飞行员,他知道高速战斗机进行机炮射击是怎么回事。上尉眼神不错,看清了敌机的编号,当然空军内部的消息中,这架喷涂着101号的黑蜘蛛中队长机已经被击落过很多次,传闻中这名被称作疯子的巴基斯坦上校有时候会驾驶一架狮心中队的歼10战斗机,多乘坐一架大型运输机,经过曲折的航线,终于飞到了距离双方战线很近的萨戈达机场。太阳落山前,飞机在机场上盘旋了几圈,飞行员与地面进行了几次通话,确定如何在这么糟糕的跑道上降落。
暂时,这里的跑道只有一段可以使用,而未修复的部分上弹坑累累,这是不久前印度远程火箭炮精确打击的成果。
印度陆军锋芒最盛的时候,曾经将其龙卷风火箭炮部署到了杰纳布河的西岸,距离这里仅仅40公里,这些火力在无人机的引导下,准确袭击这里的跑道。当然他们更想要打击的目标,是胡萨布的巴基斯坦核设施,不过龙卷风的射程对于攻击那里还差了一点点。当然现在,随着后勤的不支,印度陆军早已经撤到了60公里外了。
林淮生不是第一次在这样破破烂烂的前线机场降落,他可以看到跑道两侧停放着不少雷电战斗机,有一架空中的雷电甚至见缝插针,抢在他的运输机前面降落下去,这种泼辣作风,难免让他想起以前认识的那个老飞行员萨米,也不知道是不是他。这些新组建的部队,将是这次进攻力量的组成部分,当然还需要中国空军的加入。
为了这次攻势的突然性,大部分的武器的运输都处于高度保密状态,有一些还采用了分解运输的办法,就是为了防止各国卫星从空中观察到坦克的公路运输和集结。徐景哲向林淮生交底,中巴两国已经在重兵防御的胡萨布,利用原来生产核材料的地下厂房,建立了卫星侦察不到的组装/停放场,已经积累起了一支小有规模的地面力量。不过这样的准备工作,不可能如同攻击阿萨姆那样做到百分之百的瞒天过海,一旦坦克集结到地面,敌人会很快察觉到,届时还会有硬碰硬的战斗。
飞机勉强降落下来
时,天色已经很暗,并开始下雪了。林淮生顶着寒风走下飞机,他的防寒服还是在阿萨姆时配发的,与附近军人身着的沙漠迷彩显得格格不入,他想,但愿不会有一名间谍躲在附近,否则多半能猜到他的来路。
他匆匆钻进了一辆装甲车,在车队簇拥下,向胡萨布赶过去。很快他的一些老战友就会在胡萨布聚集起来,组成新的指挥集体。这些人中,包括一直留在巴基斯坦的周耀华,加上在阿萨姆战役中表现不错的一些年轻军官,有可能的话,他会将贺凡召集过来担任进攻箭头,但是上级对这项请求还没有答复。贺凡在阿萨姆指挥了一个连的山地坦克的作战,相当的成功,但是他曾经当着林淮生的面说过,指挥一个连,实在有些屈才,而山地坦克的火力也不够强悍;如果下一次战斗能够指挥一个装甲旅的50吨的坦克,就可以将白虎师歼灭几遍。林淮生当时与其他的人一样,对这样的大话有些反感,不过后来又一想,哪儿有当兵的不吹牛的,即使贺凡能够做到自我吹嘘的一半,也就是将斯潘加的主力歼灭一次,那也就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