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4章 先锋大将(1 / 2)
“孙子曰: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袁本初自诩熟读兵法,精通韬略,可惜没有领悟其中精髓呀”
许昌丞相府,得知河北人马大举南下了,曹操露出丝冷笑,不慌不忙的背诵起了孙子兵法火攻篇,这本兵家之圣典,真是百看不厌,越读越能品出新的滋味呢
袁军四十万人马杀奔过来了,先锋部队直逼重镇白马,正所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曹操当即下令:“各部人马迅速集结,准备出征官渡,迎战南下的袁军,生死存亡,在此搏”
几个月以来,曹营集团直在积极备战,积蓄粮草,打造器械,将士们日夜操练,不敢稍有懈怠,如今集结到许昌附近的人马,已经达到了十七万,都是各州的精锐之士,奋勇敢战,以当十,再配备上精良的铠甲武器,绝对是支虎狼之师
至于粮草方面,各州郡的庄稼已经成熟了,收割晾晒之后,秋粮全部入库,足够支撑几个月时间了,为了支援这场大决战,又征掉了五十万民夫,牛马骡十余万头,大车三万多辆,足够保障后勤运输了
接下来,就是安排出征的事宜,以及留守人员问题了,大战起,前方冲锋陷阵,浴血厮杀,后方筹集钱粮,全力支援,责任不同,却同样的重要,必须安排妥当了
此番出征,生死决战,曹操亲自披挂上阵了,谋士方面:郭嘉程昱毛玠满宠刘晔随军出征,参谋军机,武将方面: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许褚徐晃李典乐进统帅人马,冲锋陷阵,如此强大的阵容,真是前所未有呀
此外,曹家三子曹彰,五子曹熊,起随军出征,这也是曹操特意安排的,则是磨练儿子们的能力,让他们见识下血腥战场,免得成了圈养的羊羔;二则,也能激励三军士气,曹家两位公子,大的十五岁,小的才岁,全都披挂上阵,其余将士自然奋勇杀敌,走进无退了
二公子曹丕坐镇相府,并节制许昌驻军,遇到了紧急情况,有先斩后奏之权,荀彧荀攸辅佐左右,帮助处理大小政务,征调赋税,筹措粮草,保证大军的后勤供应
另外吗,特意任命宗族子弟曹休曹真,统领禁卫人马,守护皇宫安全,实际把小皇帝软禁起来了,以免有人图谋不轨,曹操还下了道密令:“皇城重地,不得有失,若有异变,暗手屠龙”
挟天子以令诸侯,是曹操手中张政治王牌,到了关键时刻,宁可毁掉,也不能落入他人之手,否则后患无穷,反正汉室宗亲人数众多,换上个姓刘的依旧做皇帝
安排好了各项事情,曹操把曹丕叫到密室,给了他三个锦囊,反复嘱咐:“江东有变,打开第个锦囊,朝廷有变,打开第二个锦囊,若是无愁侯府有变,那就打开第三个,只要心肠够狠,依计行事,可保相府平安无事,不过吗,第三个锦囊,最好永远不要打开呀”
预先留下三个锦囊,并非曹操生性多疑,而是作为名政治家,他必须做好切准备,此番决战,关系到曹家的生死存亡,也会改变许多人的命运,在绝对的权利面前,除了自己,谁也不能完全信任,这就是奸雄心性了
切准备就绪,接下来,按照出征的流程,曹操做了三件事情,第:辞别天子,登台拜将
自从汉高祖刘邦登上高台,任命韩信为大将军,这套规矩就流传下来了,凡是大军出征,汉家天子必须斋戒沐浴择良辰登高台,正式赐予虎符令旗,以示尊重大将
统军之权,不可撼动,从这刻起,如果圣旨与军令发生了冲突,将士们只会服从后者,这就叫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曹操名为汉相,实为摄政,早就掌握了军政大权,虎符令旗也在自己手中,根本不用天子赐予,所以吗,这场登台拜将的仪式就简化了,曹操身披甲胄,走上麒麟殿,躬身行了礼,小皇帝从龙椅上站起,抬手回了半礼,仪式就算结束了
第二件事,就是祭拜魔神蚩尤,这个规矩更加久远,早在上古时期,就已经形成了,数千年来,历朝历代大军出征之前,可以不拜炎黄二帝,可以不管各路神灵,却必须祭拜下蚩尤,祈求魔神保佑,大军旗开得胜,凯旋而归
对于这件事情,曹操也不敢马虎,斋戒沐浴之后,亲自领着群文武大员,来到了魔神蚩尤庙,焚香上拜,虔诚叩首,还许下了宏愿:“此番出征,若能得胜,大军凯旋之后,必然给魔神大人重修庙宇,再塑金身,三牲大贡童男童女金银珠宝”
人争口气,神争炷香,有了如此多的贡品,相信魔神蚩尤定会护佑曹军,大胜凯旋而归的
第三件事情,也是最为重要的,就是举行隆重的出征仪式,选派先锋大将,出兵迎敌
建安三年秋,十月十五日,黄道吉日,五星连珠,利在东方,出兵大吉
“咚咚咚”
“呜呜呜”
许昌城南大校军场上,战鼓如雷,号角连绵,各部出征将士,共计十七万人马,整齐的列阵于此,放眼望去,旌旗飘扬,人马如潮,刀枪闪烁,杀气冲天,此情此景,真是笔墨难写,图画难绘,唯有站列其中,方能感受到军旅的阳刚之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