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一章 共筑新粮仓(2 / 2)
只见启明星的光芒穿透暗紫色云层,与地面的粟米灯遥相呼应,形成一道贯穿天地的光柱。
陆澈忽然想起民议亭的雨夜,温南枝递来的那碗粟米粥——原来从那时起,命运就已经将他们的轨迹与百姓的民心绑在了一起。
“以民心为剑,以双生为刃,”他大喊着将护粮剑插入地面,“阿粟,用你的歌声唤醒所有人心中的光!”
温南枝点头,清越的鲛人之歌再次响起,这次却混着千万百姓的和声——那是漕工的号子,是农妇的夜谣,是孩童的童谣。
金纹与粟米纹随着歌声在每个人掌心亮起,汇聚成足以焚尽黑暗的洪流。
阁主的虚影在光芒中发出凄厉的惨叫,最终化作万千紫斑粟米,每一粒都刻着“悔”字。
温南枝接住飘落的粟米,发现它们已失去邪性,反而带着阳光的温暖。
陆澈轻抚她染血的发梢,指腹蹭过她耳后的金纹印记。
那里不知何时多了一枚粟米形状的光斑,像极了他们第一次相遇时,她发间沾着的粟米穗。
“结束了。”温南枝轻声道,靠在他胸前听着沉稳的心跳,“但也开始了。”
皇帝带着百姓们赶来,望着满地的“悔”字粟米,忽然摘下皇冠,将其埋入土壤。
“朕以天子之身起誓,从此皇家粮仓与民仓互通,再无贵贱之分。陆爱卿,荀安,愿与朕共铸新的护粮碑,刻下‘天下粮仓,民心为基’?”
陆澈与温南枝对视一眼,同时点头。
小顺子蹦蹦跳跳地跑来,手中举着用粟米穗和鲛人珍珠编成的花环:“这个给你们当婚冠!王大爷说,等粟米熟了,要在碑前摆一百张桌子,全扬州的人都来吃粟米宴!”
远处的运河上传来阵阵钟声,那是漕工们在庆祝邪物终除。
温南枝望着启明星下的人群,忽然想起父亲说过的“粟米聚民”。
原来真正的护粮人,从来不是单枪匹马,而是当千万人愿意为同一份希望弯腰耕种时,便有了足以对抗一切黑暗的力量。
陆澈替她戴上花环,粟米穗扫过她眉间的金纹,忽然低头轻吻她的唇角:“阿粟,等新碑落成,我们就去南海。我要在鲛人湾种满‘双生粟米’,让每一朵花开都映着你的眼睛。”
她笑了,指尖抚过他心口的旧疤——那里不知何时已长出淡金色的粟米纹,与她的金纹完美契合。
风里传来新的民谣,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辽阔:“双生纹照民心亮,粟米田中见天光……”
当第一缕朝阳照亮扬州城时,陆澈与温南枝并肩站在新碑前,看着百姓们将“悔”字粟米播入土壤。
他们知道,这些带着伤痛记忆的粟米,终将在民心的滋养下,长出最饱满的穗子,酿出最甜的酒。
而他们的故事,也将随着漕船的航线,随着鲛人湾的潮汐,成为千万人嘴里代代传唱的、关于光与希望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