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四个出口(1 / 2)
在这深山之中,野兽众多。而居住在此的山里人,往昔大多兼具三重身份——既是辛勤劳作的农户,也是擅长采药的药户,同时还是经验丰富的猎户。
回溯到早年间,正值农业学大寨的热潮。
当时,社员们响应号召,前往公社的山中修筑梯田。
这可是一项浩大的工程,劳动强度极大,大伙干活十分辛苦。
为了改善生活,公社时常组织民兵扛着枪进山打猎。
也正因如此,对于采药和进山撵兽这些事,山里的家家户户或多或少都掌握一些门道。
只不过像李乘风和宋阳他们,在这方面更为精通和专业。
而且,为了挣取工分,多数农户不得不减少进山的次数。
山里人对野兽有着独特的称呼习惯,往往在野兽名字后面加上“子”字。
比如,他们把狐狸叫做狐子,獾称作獾子,豹就叫豹子,豺被叫做豺狗子,黑熊则被叫做黑娃子,野猪叫山猪子。
鬣羚叫山驴子,麝叫麝香子或者香獐子……值得一提的是,这里所说的猪獾子,并非真正的猪獾,而是豪猪。
这豪猪和刺猬一样,身上长满尖刺,这些尖刺就是它防御的有力武器,一旦遇到它,着实是个让人头疼的家伙。
如今,猪獾子在周边的山里已愈发少见。宋阳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都未曾见过。
没想到今天在这片茅草坡上,竟意外发现了一个猪獾子的洞穴。
猪獾子可是个宝贝,要是能逮到,把它身上的刺拔干净,送到县城的馆子里,那可是稀罕货。
就连拔下来的刺,也是难得的好物,不仅可以磨成粉末用来饮用,还能用来泡酒。
此外,喜欢钓鱼的人还特别钟情于用它来制作鱼竿上的浮标。
宋阳心想,要是王岳看到这猪獾子,肯定会爱不释手。
而且,这猪獾子打理出来,少说也能有十多斤肉,再加上之前抓到的竹溜子和家里已有的一些东西,拿去看望冯晓萱的父亲和爷爷,应该足够了。
宋阳顿时来了兴致,赶忙提上锄头,来到洞穴附近。
他四下打量一番,发现这个洞穴原本是一个大树桩,被白蚁蛀空后,猪獾子便在此处将白蚁窝刨开,安了家。
猪獾子习惯在夜间活动,既然进宝已经发出声响,说明猪獾子肯定在洞里。
但猪獾子的洞穴和竹溜子的一样,构造相当复杂。
李乘风曾带着他刨过一个猪獾子洞,里面洞道纵横交错,大大小小的通道相互串联,甚至出口都有好几个。
宋阳深知猪獾子满身尖刺,不好对付,为了防止它逃脱,他决定先找出绳索,在洞穴周边仔细搜寻出口,打算找到洞口后,设置绳套,这样等猪獾子逃窜出来时,就能直接被勒住。
不过,实际情况倒没让他费太多周折。
六条猎狗察觉到有活物,早已兴奋不已,它们四处嗅闻,很快就找到了洞口,一个个弓着腰,用前爪卖力地往后刨土。
宋阳绕着洞穴转了一圈,发现共有三个出口,一个在一块石头旁边,另外两个隐藏在茅草丛中。
见再无其他出口,几条猎狗也没有异常反应,他便将猎狗稳住,在洞口设置好绳套,然后提着锄头,开始朝着那腐朽的树桩刨挖起来。
他不让猎狗参与其中,是因为他曾亲眼目睹巴豆刨猪獾子时的惨烈场景。
当时,巴豆整个脑袋和前爪上都被扎满了尖刺。
那些刺极为厉害,尖端还有倒钩,一旦被扎到,绝不是什么好事。
李乘风当时虽然得到了猪獾子,但也不得不带着巴豆去了一趟兽医站,专门为它挑刺和上药。
宋阳奋力挥动锄头,很快就挖出了里面宽敞的洞穴,然而猪獾子并不在其中。
通常情况下,猪獾子被惊动后,会先躲进一条较为狭小的洞道里,直到实在无处可藏,才会从其他出口逃走。
果然,又刨了十多分钟,当宋阳把里面的泥土往外扒拉时,猪獾子趁机从洞道里窜出,转身钻进了另一条洞道。
宋阳拿着锄头把往洞里面捅,眼睛则紧紧盯着那三个出口,结果,连捅了十几下,也不见猪獾子从洞道里跑出来。
就在他感到疑惑的时候,一直盯着洞口的几条猎狗突然纷纷叫了起来,朝着一旁的一个小灌木丛冲了过去。
原来,猪獾子正从藏在灌木丛中的出口跑出来。
“好家伙,居然还有第四个出口,藏得够深啊!”宋阳忍不住骂了一句。
不过,他并不担心猪獾子能跑掉,因为猪獾子的速度并不快。
“喀嗒……喀嗒……”猪獾子一边跑,一边发出清脆响亮的声音。
宋阳曾拔过猪獾子的棘刺,知道它的尾巴很短,隐藏在满是尖刺的臀部,那里有一根根刺,末端膨大形成类似小铃铛的东西,大概有十多个。
它们走路时,这些小铃铛相互撞击就会发出声响,隔着十多米都能清晰听到,这声音主要是用来惊吓其他野兽的。
通常,其他野兽为了便于察觉危险并及时逃脱,都会尽量保持安静,而猪獾子却反其道而行之,非要弄出点动静,也算是别具一格了。
几条猎狗瞬间围了上去,猪獾子见状,反倒不再逃窜,身上贴附着的一米多长的尖刺一下子竖直起来,原本不大的身形,看上去似乎瞬间增大了不少,模样十分吓人。
四条体型较大的猎狗从未与猪獾子打过交道,一下子被它这怪异的模样吓住了,只是狂吠着,却不敢轻易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