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6章 实验对照组(2 / 2)
桂哥儿见孙山紧锁眉头,担心地问:“山哥,你怎么了?好似不开心的?”
明明使用鸟粪的青菜比普通方法种的产量高,这应该是件好事,山哥怎么还是不笑呢?
孙山摇了摇头说:“只是感觉使用鸟粪增加的产量也不是很多,哎。”
看了孙定南记录的一分地数据。
使用鸟粪,和普通方法种植的产量并没有显著提高,跟想象中的差太多了。
桂哥儿一听,立即急眼了,不赞同地说:“山哥,这产量还不高?比普通法子的高三分一,山哥,已经高好多了。特别跟啥肥料都没用的青菜,更是高的一倍不止了。山哥,咱们做人不要太贪心哩。”
桂哥儿义正言辞地指出孙山的想法不对。明明产量多很多,怎能说不多呢。
在孙山的认知里,现在的青菜也好,谷子也好,产量都太低了。
正确的产量应该比目前的多几倍。
如今才多三分之一,在孙山的眼里实在太少了。
不过桂哥儿说得对,在有限的条件下,能提高产量,已经非常难得了。
孙山笑了笑说道:“桂哥儿,你说的对,是我要求太高了。”
桂哥儿见孙山同意他的说话,笑呵呵地说:“山哥,你跟我们不一样,所以要求才高。呵呵,不过能多出那么多产量,已经非常了不起了。
山哥,你的要求别太高。就算高,也是以后再要求。阿奶说了,饭要一口一口的吃,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哩。”
说完后,还贴心地给孙山奉上水,又打上扇子,十足十的小厮形象。
孙山喝了一口水,大热天的,的确容易出汗。
再看了看正在收割青菜的汉子,觉得做农民真苦。
回忆起小时候,就是身子弱,不想种田才勤奋刻苦读书,兜兜转转,最后还是要围着这块地转来转去,最终还是成为农民。
孙山笑了笑说道:“沅陆县的水稻快收割了,黄阳县的水稻也差不多了。”
虽然两个地方用脚步行走挺远,实际种稻谷的气候还是大差不差。
说的是黄阳县,实际是孙家村,桂哥儿想起小黑妹和李金花。
便说道:“山哥,你放心,家里有村子里看着,地里的谷子肯定能及时收割。”
桂哥儿的工钱并不是交给李金花,而是交给苏氏。
让苏氏帮他买田。
只不过黄阳县山多田少,想买水田难于登天,最后苏氏只能给桂哥儿买荒地。
至于荒地种什么,桂哥儿也不知道,全交给苏氏负责。
他的主要任务就是伺候好孙山,别的都甩到一边去。
孙山坐在树荫下乘凉,孙大力等人很快就收割好青菜,并且一一过秤,孙定南一一记录。
孙定南惊喜地说:“老爷,你快开,用了鸟粪的青菜比不用的产量多了不少。谢天谢地,这些鸟粪真有用。”
孙山看了看一分地,五分地,一亩地的产量对照着,结果三组数据得出的结论都是使用鸟粪后,产量会增加三分之一。
这些产量在孙山眼里看起来很少,但在孙定南眼里却充满惊喜。
他们比孙山容易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