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小说 >名扬三国 > 第二七八章 风云突变 战事骤起

第二七八章 风云突变 战事骤起(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吕蒙带兵到达,名扬命令他在南边相距三十里的地方扎营,与黄达大营成犄角之势,互为呼应。对面的李典大军稳如泰山,丝毫不着急进攻,但每天都有斥候回报,曹军的粮草不断运到大营,看样子后续人马不会少。

真是风云突变,战事骤起。刚开始名扬有些措手不及,经过短暂调度,安排妥当后,他开始担忧董承的处境。

他觉得现在就应该把董承送走,董承在这里不仅身处险地,而且随时都可能暴露,等于给予曹军进攻彭城的口实。他无人可以商量,自己苦思冥想,权衡利弊之后,决定亲自回城,安排转移董承的事情。

他一回到彭城,刘备的使者孙乾也随即到达彭城,将刘备的书信交给他。

刘备在信中说,曹军很可能借此机会吞并整个徐州,他也不敢将所有部队都派来援救彭城,须得防范徐州的乐进也趁机进攻。他留够防守北面曹军的部队后,由糜竺带两万人前来相助。另外有一事,这件事他自己也思虑很久。既然曹操已经知道董承就在彭城,不惜开战来夺董承,不如公开血诏之事,发动天下诸侯讨伐曹操,或许可以挽回局面。

名扬眉头一皱,刘备这个提议他绝不会同意。什么讨伐曹操,夺取天下他一点都不感兴趣。他只要保住董承的性命,既为了报董承的恩情,又为了完成对千巧的承诺。

孙乾轻声说:将军,心中所说之事,皇叔也和我说了。

名扬脸部肌肉一抽,看向孙乾。知道这事儿的人又多了一个。

孙乾说:皇叔希望借国舅之口,传达天子诏令,号召天下诸侯讨伐曹操。现在彭城危险,不如让董国舅随我去东海郡。

名扬摇头,说:不可,董国舅既不能出面传达天子诏令,也不会留在徐州。他必须去江东,才可能保住性命。

孙乾说:将军,如今形势危急。若不号召天下人共讨曹操,徐州可能全部落于曹操之手。你怎可送他离去

从头到尾就没有衣带诏,董承从来就没有来过徐州,曹操只是借机进攻彭城,我们只需全力御敌,干嘛要把董国舅找出来

将军此言差矣。皇叔此议,是为天下计。为了天子的这份血诏,死了无数冤魂,若不找曹操报仇,不仅冤魂难安,董国舅也难安。天子蒙难,下了多大的决心,才写下这份诏书,作为大汉臣子,明知有这份诏书,却不遵照执行,讨伐国贼,于心何安

名扬懒得再和这帮迂腐的忠臣争论,他说:董国舅我必须带走,皇叔那里我亲自去解释。

孙乾不紧不慢地说道:我已经见过董国舅了。他深明大义,心怀天子,已经同意随我去见皇叔。

混蛋名扬勃然大怒,孙公佑,我敬你是名士,对你礼让有加,你竟然干这种偷偷摸摸的勾当。是老子抛了性命不要,去许昌救人,是老子一次又一次将曹军击退。你们竟然不跟老子商量,就擅自做决定,你们还有没有把我放在眼里。

孙乾毫不退缩,回答道:将军这句话实在质问我,还是在质问皇叔

干皇叔何事你不要乱扣帽子。

扣帽子孙乾没听懂这个词,但他理解了名扬的意思,我自然知道将军的功劳,但国舅所做之事干系天下,我万不能任由将军一意孤行。

我若一定要带他走呢你们拦得住我吗

我当然拦不住,但将军去江东势必要经过下邳,只怕关将军不会放你过去。

名扬胸中的怒火已经到达了极点。有时候,所谓的自己人会比敌人更可怕,更难对付。名扬不想和刘备翻脸,也不能和他翻脸,否则他将更孤立,更加难以和曹军对抗。

名扬强压怒火,在稳定了心神之后,向孙乾行礼,说道:先生,我刚才多有冒犯,请原谅。但国舅此事可否再议,我既不送他去江东,也不要现在把他送到东海,他暂时由我保护。还请先生回去再跟皇叔说一说。

孙乾也收起了冷峻的面容,缓和地说:我知道了,我这就返回东海,向皇叔禀报。

名扬将自己关在房间里,生着闷气。

他没想到,不仅曹操步步紧逼,连刘备也来找麻烦。

郁闷中,他又看到了书案上纪如意的书信,突然想起了临近的婚事。不由得心中再添愁云。

他又一次打开书信读了一遍,脑子里努力地回忆他将要迎娶的小乔的面容。竟然有些模糊。他只知道那是个可爱温顺的姑娘,却忘记了她的容貌和声音。

唉,这是什么事情呐。自己记忆深刻的女人却得不到,自己要娶的女人却想不起。

名扬摊开一卷竹简,提起笔,想了想,开始给纪如意写回信。

纪郡守,如今彭城面临大敌,我难以返回,恐怕婚期将要拖延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